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www.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迁都之惑

已有 574 次阅读2006-4-11 12:55 |个人分类:图文资料


在做题中,碰到这样的问题:巴西新建首都巴西利亚的原因有哪些?联想近年来日盛的迁都之风,虽然各国都有各国的原因,但我想,其中应该有相同的原因,便初步整理了一下,以作资料留存。

其实在世界上,出于政治、经济、人口、市政建设等各种原因考虑,将国家首都从一个城市迁往另一个城市或者干脆新建一个首都的例 子并不鲜见。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实施了迁都,还有10余个国家已提出迁都动议。下面是几个业已实施的例子:

    巴西:新的巴西利亚

    拉美第一大国巴西历史上南富北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议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亚斯州一片荒原上选中新都地址,定名为巴西利亚。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迁往巴西利亚。迁都后,巴西以首都为基地,探索出一条在稀树草原上科技兴农的新路子,不仅改变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促进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巴西利亚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0余万居民的世界名城。

    科特迪瓦:放弃“西非巴黎”

    阿比让是西非最繁华的美丽城市之一,素有“西非巴黎”之称。由于阿比让是一个开放城市,邻国侨民大批涌入,导致该城面临人口“爆炸”的危机。1983年3月10日,科特迪瓦决定将政府行政机构由阿比让迁至亚穆苏克罗市,阿比让仍作为经济首都。亚穆苏克罗位于阿比让以北24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是继大巴萨姆、班热维尔和阿比让之后,科特迪瓦历史上的第四个首都。

    德国:回到世界都市

    1991年6月20日,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1999年8月25日,德国总理施罗德按计划搬入柏林的临时总理府办公。对于统一后的大多数德国人来说,柏林是“德国惟一的世界都市”,是国家和民族统一的象征。迁都柏林将德国的政治中心向东推移了600公里,使德国成为沟通东西欧的桥梁。此外,以柏林为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推动了德国东部地区的发展。

    哈萨克:远离地震威胁

    1997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以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图,作为哈永久首都。1998年5月,又将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阿斯塔纳位于哈国家版图的中部,从上世纪50年代起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哈北部重要的公路和铁路枢纽。哈政府认为迁都的理由有:阿拉木图市的发展接近极限,难以满足作为首都建筑用地的需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地处南部边界、远离工业发达地区;处于地震活跃地带,首都安全受到威胁。

    尼日利亚:从拉各斯到阿布贾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由于地理位置偏西,与其他地区联系不便,加上作为全国第一大港、工业中心长期发展的结果,人口过于稠密,城市交通拥挤,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增多,缺乏扩建空间。1979年10月,尼政府正式批准了新首都阿布贾的设计方案。阿布贾是小部族格瓦里族聚居地,为尼日尔州、卡杜纳州、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汇点,位于全国的地理中心。经过多年建设,阿布贾已成为一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都市。

韩国:酝酿已久迁都动因多

韩国新都候选方案公布后,燕岐-公州这块“风水宝地”就一直是被各方普遍看好的热门候选地。燕岐-公州地区位于美湖川和锦江汇合之处,总面积2160万平方米,靠近唐津-尚州高速公路,与京釜线铁路和京釜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韩国专家指出,无论是从交通还是从风水地理学角度考虑,燕岐-公州的位置都堪称绝佳。根据韩国政府的计划,新首都将于2007年开始建设,2012年开始迁入,2030年完工,规模为7590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人口。包括总统府在内的85个主要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将迁入新首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就几次动过迁都的念头。沉寂20多年后,卢武铉在2002年总统大选中旧话重提,将迁移行政首都作为吸引中南部地区选民的竞选纲领。他上台后即开始推动迁都事宜。

    保证首都安全———随着美国调整驻韩美军的部署,汉江以北的美军撤往韩国中部,距北部临时军事分界线仅40公里的汉城将失去往日的安全防护。一旦有事,汉城势必首当其冲。

    缓解汉城压力———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40年来人口翻了两番,仅占11.8%的国土面积上集中了全国半数的人口和七成的经济力量。日趋严重的“肥大化”加剧了汉城的衰老,地价飞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汉城发展的障碍。

    地区均衡发展———经济力量过度向首都集中影响了韩国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迁都则有望改变这种局面。另外,汉城地处偏北,远离欠发达地区,新首都地处韩国中部,其发展更便于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实现国家整体繁荣。[资料: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4-07/06/content_1575884.htm]

中国:……

迁都之议——21世纪中国国家的战略大重组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zgmm 2006-4-11 13:55

好,有心人!

回复 chinasun 2006-4-11 16:23

巴西迁都的原因:便于开发和管理国土,促进内地区域发展;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环境。

(来自《导与练》参考答案P。240)

回复 chinasun 2006-4-11 16:24

论文:《关于几个地理细节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绝大部分参考资料都将其作为分散城市职能的一个典型例子,但巴西人将其首都迁至巴西利亚却自有其用意。
   巴西首都最早是在中部海滨的萨尔瓦多,后来又迁到了东南部海滨的里约热内卢。从18世纪开始,巴西的行政当局一直都在认真地考虑迁都内地的问题。1891年巴西宪法就规定了迁都内陆。原来的考虑主要是为了避免来自海上的武力侵犯,但一直都没有成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主义在南美占据了经济理论的支配地位,各国纷纷接受了发展主义理论,并以其作为核心经济思想,用以制定各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这才为巴西迁都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该理论认为,由于不平衡发展在发展国家中的作用,增长速度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为此,建立中心城市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的“增长点”,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
   当时的巴西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也以信奉发展主义而著称。发展理论正适合巴西的现实。经过20世纪30—50年代的发展,巴西已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沿海与落后的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大格局。为了巴西经济的发展,也为了实现他的发展主义,儒塞利诺•库比契克总统希望在巴西的内陆重新选择一个地点,建立新的首都,在带动内陆落后地区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强化对各州的行政控制。在这一背景下,经过反复地斟酌选择,终于在1956年决定重建一个新首都——巴西利亚。
   从政治、经济上看,巴西的迁都取得了极大的战略性成功。在巴西利亚建成之前,巴西的中西部地区是一片荒原,人烟稀少,巴西人将其视为“一块献给无土之人的无人之地”。但巴西利亚建成之后,这里变成了巴西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改往昔荒芜摸样,形成了以巴西利亚、戈亚尼亚、库亚巴等城市为中心的,以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的经济区,使中西部地区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从而实现了国家经济中心向内地转移的目标     

回复 hbmczq 2006-4-12 17:50
好!受益良多。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6 12:45 , Processed in 0.0739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