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qiaojun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6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师辅佐学生主导习题课 ————以《经线、纬线》习题课为例

热度 1已有 383 次阅读2017-4-12 11:39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教师


 在地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习题课主要是指地理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讲评等教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的始终。

    一堂好的习题课,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加对课本知识的熟练程度,增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中汲取广博的实际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题海”战术制约着学生的各方面潜质的发展,也适应不了当今课改和高考的要求,而要真正摆脱“题海”战术,必须加强对习题及教学的研究。

当前习题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言堂”式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习题课主体仍然是学生”,把课堂变成了教师讲题课或是学生做题课,一堂课下来,教师精疲力竭,学生头晕眼花。另外有的教师倒是注意到了主体的参与,但是教学中教师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学生不能深入思维,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有效参与较少,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

2.就题论题,直接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教师只注重正确的解题方法或只分析答案的正确性质,忽略了引导学生得答案的思维过程,缺乏基础知识或思维方法的拓展,归纳与延伸,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而事实上,根据学习的策略研究,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最终目标。教师着重引导启发,而不是要代替学生思考解题。所以,在教学上,学生是当然的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当然不能单凭表面上让学生上黑板演算就认为做到以学为主体,而是应从全课的目标设定、内容安排等方面来看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否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分析、解题、讨论及小结,真的有所收获。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对《经线、纬线》这一节习题课,探讨一下笔者是怎样落实以上理论的。

 1 先为学生课堂“执政”打基础

有很多老师上习题课一开始就开始讲题目,就题目而讲题目,一节课下来,题目答案都有了,但是下回遇到类似题型,学生会不会做很难说。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可行。习题课前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题目进行一下衔接。方便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能更快更好地联系理论知识。例如:《经线、纬线》这一节习题课,开始笔者就先系统复习经线、纬线的知识点,请学生先完成如下表格。

 

         线

         线

形状特征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度数范围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表示方法

北纬用N表示

南纬用S表示

东经用E表示

西经用W表示

半球划分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0°W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在完成表格的同时,也就让学生复习了这节习题课所需要用到的知识,这就为学生的这节习题课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2 退居二线,掌控前线

2.1 引导学生解题要有理论支撑

在讲习题之前,我会将上述表格通过PPT现示在大屏幕上,习题课上每解一题,学生说出答案之后还要说出这道题目所需用哪个知识点解决。

例如: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A.北纬15°    B.南纬20°    C.北纬25°     D.南纬30°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屏幕上的知识点回答该题。

学生答:A.北纬15°。因为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而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至90°,因此可以推断纬度越小纬线越长,纬度越大纬线越短,题中北纬15°的纬度最小,因此北纬15°所在的纬线最长。(这个结论可能需要几位学生群策群力来完成,教师需要来旁做好引导串联工作。)

教师总结结论,并让学生把这题的所需的理论知识记在答案下方。

又例如:“与2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 20°E   B 160°W   C 160°E   D 0°

学生答:C 160°E ,因为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这两条线东西经相反,经度之和为180°。

然后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要求让所有学生把这个知识点记在答案的下面。

每一题都是这样的流程,这样的话,所有的题目下都有理论依据,学生在做题的同时,既可以复习理论知识,又慢慢学会了做题要联系理论知识这种解题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2学生乐在其中,教师静观其变

习题课上,很多老师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不应该是老师唱独角戏,不妨让学生成为整个解题过程的主角,有时候学生的教比教师的教更有效。当然老师也需要在一旁指导、诱导学生教学生。

例如: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30°N165°E      B30°N165°W  

C30°N30°W      D30°N10°W

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讲解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底下的同学是评委,看谁讲得好,讲得好最好的那位同学会获得一份奖励。学生们一听有奖,都很乐意,纷纷举手争抢这个名额。

第一个同学上台了,他说:“这道题目选D,因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10°W20°W160°E之间,所以是东半球。”

第二个同学上台,他先在黑板上把东西半球的范围画了出来,然后用红色的粉笔把10°W也画了出来。

然后他开始对着图跟大家讲解:“大家请看黑板,东半球的范围是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部分,我用红色的笔将10°W画了出来,大家看,是不是在东半球的范围?!”底下所有同学都大声跟着回答:“是的!”

最终,大家一致同意第二位同学是“最佳小老师”,并且获得了小奖励。

最后教师还需要再做个总结,鼓励同学们判断一个经度属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就用这样的方法,既形象又准确,同学们都欣然接受了。

课堂上,我们可以偶尔转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用已经学会的知识来教大家解题,这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真能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呢。

2.3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以后再退守

习题课上,会有一些学生从未遇见过的新题、难题,此时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此时老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跟同学们说:“这题比较难,你们想不出来的,还是我来说吧。”这就剥夺学生的思维空间,自己从头讲到尾,最后,学生得到了答案,却约束了思维,而且,也降低了学生挑战难题的积极性,以后学生没遇到一个难题就指望着老师来为他解决,这样做的老师是好心做了坏事。

笔者认为,即使是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老师也不能篡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对学生而言,题目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学生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不知道该用什么知识点去解决这个难题,所以,老师应该先帮助学生寻找切入点。

例如:请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在空格中标注出经度。

这道题目需要将地球自转的方向与经度的递变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学生第一次接触,很难想到这一步,因此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切入点。

老师提出三个提示性问题:1、经度由哪两个部分组成;2、东经度与西经度的递变规律如何;3、图中的东西方如何判断;4、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多少。这四个问题是围绕这个题目层层深入地设计的,等学生把这四个问题解决了,这道题也就引刃而解了,同时这四个问题就是这道题目的思维过程。

这个问题的处理上,老师并没有因为题目难而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和机会,而是用问题的形式将解题思路铺开,引导学生思考,找到切入点,最终难题获解。

3 学生个性总结,教师因材施教

习题讲评完后,很多老师都容易自己为学生总结,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老师的总结和感悟不等于学生的总结和感悟,另外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节习题课上的收获也不一样,所以,习题课的总结和归纳工作应该交给每一个学生自主完成。

本节习题课结束前,笔者给全班同学八分钟时间归纳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收获,并且要求就写在练习题末尾,课后笔者将这张练习卷收上来检查时,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总结和感悟真是丰富多彩,除了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外,有的学生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巩固了以前不怎么明白的知识点,还有的学生仍有几道题目不是很明白要求老师再次解答……通过这种方法,老师就可以有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作针对性指导,进而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结束语

“教是为了不教”,这应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习题课着重在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辨的方法,所以应通过揭示“为什么”来达到"怎么样"进行学习研究,但是这种研究的主角必须是学生,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取而代之,否则就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了,更不符合教学规律,教师应该好好辅佐学生主导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叶片水滴 2017-4-13 09:40
其实老师之所以喜欢唱独角戏,就是怕拖时间,时间耗费太多,耽误课时计划和安排,不过必须承认学生自己说的他们印象会更深刻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9 23:28 , Processed in 0.0759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