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长江口口 http://www.xingyun.org.cn/?14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菩提本非树,我本非菩提。忙忙不碌碌,无为无不为。

日志

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已有 1360 次阅读2008-12-22 11:09 |个人分类:观察阅读

——读《曾国藩治家全书》有感

 

为完成本学期规定的一个进修的作业,写一篇读书笔记。推荐书目指定了近20本,《曾国藩家书》是其中之一。市面上有许多所谓教育类书,大多属应景无聊的东西。自己有《曾国藩治家全书》、《曾国藩言录》,乃至4大本的《曾国藩文集》,以前闲着无事时,写过一些笔记,对曾氏的一些值得体味的话还仔细抄录过,有很深的感受和印象。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荷叶乡)。小时候回外婆家,常听长辈们谈论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曾国藩的一些传闻,可惜那时人太小,当地的方言“曾”念成“jiāng ”,不知道大人们闲谈的竟是这位清代“中兴将相”。后来初中学了些浅薄的中国历史知识,知道曾国藩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是个杀人如麻的反动人物,实属可恶。

再后来,读了湘籍作家唐浩明关于曾国藩的3部长篇历史小说,几次去岳麓书院探访参观,加上出版界有一阵子热炒曾国藩,才真正了解到这个历史人物比较丰满的一面,被尊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乃道德修养的楷模。对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处理实在是害人不浅,与唯物论的史学观也是格格不入的,我不免感慨历史人物的无辜,经常会被后人打扮成各种模样参与这样那样的巡回演出。

《曾国藩家书》是其著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影响尤其深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言“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身边也常备《曾国藩家书》并对其治军之道推崇备至。

 “走路宜重,说话宜迟”,是曾国藩在教育其长子曾纪泽的一些书信(即家训)里,多次反复告诫儿子的话,“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立德之基也”,“说话迟钝,行路厚重”,“尔语言太快,举止太轻,近能力行‘迟重’二字以改救否?”。曾国藩太懂得为官之道,所谓“祸从口出”。这样的告诫其实是立身处世的真经,并非入俗的官场经验和习气,与“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呐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的儒家古训本出一辙。说话太轻率,总是不够稳重,“巧言令色”啊,男人应该厚重,谨言慎行,传统文化一直是这样要求的。这些话,今天仍很有指导意义,无论做什么工作,少说话,多思考,多行动,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只是我们对一些传统的继承是颠覆性的,通过现代社会的演绎肢解而变得滑稽,成了可以标榜的流行文化符号,诸如玩深沉、酷,最终与原来的精髓背道而驰。

曾国藩在给四位老弟的信中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已,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这样生动刻画的人物,在我们身边实在为数不少,所谓粪青之流吧?批判和牢骚很容易,然而,如何建设呢? “说话迟钝,行路厚重”,是湖湘文化经世济用务实思想的一个鲜明体现。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许多这样的谈论读书学习的话,只有身体力行、有深刻体验者才可以说出来,用于指导我们当下的读书学习,依然是十分有帮助的。

曾国藩于行军打仗公务之余,处处不忘治学。看他的家书,不得不敬佩他的坚毅、果敢、谦卑、内敛、倔强、隐忍的韧劲,“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看看他为自己立下的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这些自我劝诫,显得有些琐屑卑微,几乎像学生守则,居然是湘军统帅、官至两江、直隶总督的封建官僚坚持的日常作息计划,更难得的是坚持和恒心。曾国藩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经常处在风口浪尖的人物,进出于名利场中却能保持一份难能可贵的清醒,“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并能始终困知勉行,“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 不妄求人知’始”,其淡定的神态,其道德风采与人格力量,终究能穿透尘封的历史障眼的迷雾,凸显在那个乱象丛生的时代灰暗的背景里,成为活脱脱的一个进德修业的榜样,激励后人。

象“整齐严肃”、“读书必须过笔”之类话语,许多其实就来自岳麓书院的学规。咀嚼着曾国藩的言论,我们可以发现,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对人成长的作用不容小视,远胜过我们孜孜以求而习得的一些细微末节的知识,沾沾自喜的几样雕虫小技。

教育要能给人一些终身有益的影响,必须注重习惯的养成教育,始终应该追求关注一些更本真的东西,所谓道不远人啊。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fahai 2008-12-22 20:47
"湘籍作家唐浩明关于曾国藩的3部长篇历史小说" 上高中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读了前两部,后面一部因为上了高三就放弃了。当时也是觉得和历史书上的怎么不太一样啊,呵呵,好象还不是特别懂。
回复 chinasun 2008-12-23 10:29
习惯成就未来! 高中时就有同学建议我去看曾氏家书,但我固执于脑中的形象,或许,这便是教育的后果。 我眼本明,因师故瞎。现在想来,教育是万万不可武断和贴标签的啊。
回复 zgmm 2008-12-23 12:29
岳麓书院的学规 http://www.xingyun.org.cn/space/1484/viewspace-2133
回复 fisherman 2008-12-23 22:23
我们丢弃了太多太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可惜!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我知道我难以做到,但我还是把它记下了。  
回复 zgmm 2008-12-24 16:06
原帖由chinasun于2008-12-23 10:29:18发表 我眼本明,因师故瞎。 .
原帖由fisherman于2008-12-23 22:23:25发表 我们丢弃了太多太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可惜! .
今日看到梁启超1916年在《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言录》)序中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还是梁任公厉害,夸人可是毫不含糊! :lol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ibrary/liangqichao_wenji/053.htm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 23:25 , Processed in 0.0788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