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www.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杂志

已有 440 次阅读2007-11-14 08:06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

 

近日看中国国家地理第十期,本期杂志以点藏中国大西北为主题。开篇为主编单之蔷先生的一篇文章。

文章讲述了中国自然区划分的简要由来,从气候角度强调了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和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的整体联系,文章说:“季风是怎么吹起来的?假如没有季风中国会怎样?这不得不提青藏高原。地理学家说:假如没有青藏高原的崛起,就没有中国西北干旱区,也就是蒙新区,没有青藏高原的崛起,中国的上海,江浙、福建、广东和广西将成为一片沙漠。也有的科学家把情况说得好一点,说我们的上海、江浙、闽、粤、桂等这些地方将类似肯尼亚的稀树草原。”并且,从文章的总体来看,似乎在说,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中国东南的湿润可能会和西北的干旱调换,那么,西北也就不是现在的西北了,江南也就不是现在的江南了。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即使青藏高原没有隆起,我国东南的季风还是会存在的,因为,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单之蔷先生我非常敬仰。先生在国家地理上的每期卷首语我是必读的。几乎每一篇都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今天特地将我的疑惑留在了先生的新浪博客上。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我一直坚持订阅。因为它有较鲜明的特色和较准确的定位。地理学科方面的杂志不可谓不多,当然,是不能和语言类杂志相比的。但对于有地理专业学习背景而未从事地理研究的人员、以及大众知识分子能读的地理方面的杂志就不多了。中国国际地理就是这样的一本杂志。

杂志总体偏向自然地理,原创性的图文精美,情神备至。作者的亲身经历会带领我们神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杂志既介绍现象,还介绍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让读者从了解到理解。

这样说它的好,不是为它作宣传,是因为,一则看到了单先生博客上的一些留言,二则有另一本杂志作比较--时尚旗下的华夏人文地理。

曾经一段时间,我在等待它的每一期,它的一些文章让我深深吸引,比如“汉字的魅力”,比如“台湾人文50年”,比如“当戏楼以成往事”,比如“中国文化中的电影地理”……标题和内容同样吸引人。但现在,人文地理大幅转引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给读者带上了一幅以美国文化为背景的有色眼睛,在杂志中看到的世界也就失去了原味,尤其是“华夏”的味道。现在我不再买看。

 

什么是“杂志”?就其字面来理解,志有记之意,杂,应该有多、广之意。网络天下之事记之,方能吸引人观之。当然,记,并不是单纯的罗列,也应当是有情感的。但众口难调,每一本杂志都留有遗憾。而据百度讲“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从这层意思来看,如果,你能从一本杂志中有所得,那就应该是一本好的杂志了。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yangzhifeng 2007-11-14 11:12
杂志是好,价格太高
回复 wen 2007-11-14 11:48


QUOTE:
以下引用yangzhifeng在2007-11-14 11:12:06发表的评论: 杂志是好,价格太高
是极是极。
回复 林君 2007-11-14 11:51


QUOTE:
以下引用yangzhifeng在2007-11-14 11:12:06发表的评论: 杂志是好,价格太高
和定位的读者群有关。
回复 zgmm 2007-11-14 13:09
单编辑是中文系的知识背景,常有奇思宏论。青藏高原的隆起只能是加剧了亚洲的季风,否则亚洲东部也是如同南、北美洲东部;若没有季风现象,纬度30度的地方只能是沙漠。 “假若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假若没有季风现象”,似乎是把这两个不同的假设混成一团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2 23:24 , Processed in 0.0732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