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www.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教育好书籍的一般特点——读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热度 7已有 605 次阅读2013-12-14 13:40 |个人分类:书斋书摘|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德勤地理, 读书

教育好书籍的一般特点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孙德勤

 

遇见雷夫是在2010年的深秋,网上购买到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便被书中生动的学校生活、活泼而具个性的文字所迷住。翻阅雷夫,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好的”教育书籍的认识。

好的教育书籍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于自身实践的教育事实。

一本好的教育书籍,书中事例都会来自作者自身的亲身教学实践。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到阿莫纳什维利的“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从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到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能深深打动一线教师心灵的书,莫外于此。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用丰富的事例将他对教育的理解、激情和爱融入其中,如自然却又十分鲜美的心灵鸡汤,让我内心如褶皱被熨烫过一般的平坦、敞亮与舒服。

 

二是基于客观、独立而本色的文字表达。

以笔者的视野,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所“染指”的基础教育书籍,通篇或借用事例或编造事实,或编译观点或抄袭他人,文字“稳重”而“圆滑”,篇章结构着力于一种基于“臆想”基础之上的文字的内部逻辑与致密,让人“亲近”不得。雷夫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界有太多的江湖骗子,他们教上两三年书,然后就想出一些聪明的口号,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巡回讲座。”其实他不知道,在中国,有更多的江湖骗子,他们不曾在基础教育的讲台上呆过,甚至也没有“聪明的口号”,却敢于夸夸其谈地坐在台上“指点”或指责着一线教师。反观雷夫,这个胖胖的男人敢于坦诚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书内如此,书外依旧。《当代教育家》杂志在2012年的创刊号上,刊登了杂志记者对他的越洋采访。其中有这样一组问答让我深感震撼。

问:在你的教师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答:我最艰难的时候是在1992年刚被评为美国“迪士尼年度教师”的时候。人民把握看成救世主,但我不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名誉让我非常不自在,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看看!不把荣誉当做外衣,时刻保持着清醒地认识——如此态度和“境界”,几人能及?

 

三是文理与事实的相互印证。

干国祥曾说:“他写的论文,估计不能在我们国内获得比赛的大奖;他上的课,估计也不能在我们的公开课比赛中获得大奖……”或许,他没有太高深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理论修养,也可能没有高深的文学批评修养。但雷夫用他的实践,在证实着他的教育见解的正确。他将他的教育世界演绎的风生水起,绚烂多姿。当我们还在竭力宣传着“最美教师”在“教育边缘”的原始之爱的时候,他早已走进教育的花园之中,带着他的学生,一起收获着教育的过程和美,琢磨着知识的“性感”与“肌理”,体味着成长的快乐与韵味。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opensea 2013-12-14 15:48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所“染指”的基础教育书籍,通篇或借用事例或编造事实,或编译观点或抄袭他人,文字“稳重”而“圆滑”,篇章结构着力于一种基于“臆想”基础之上的文字的内部逻辑与致密,让人“亲近”不得。”-------有理。
回复 geonet 2013-12-14 20:16
孙老师总是那么睿智,大家都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吧不然都被江湖骗子欺骗了。
回复 蓦然回首 2013-12-15 10:20
你们这么一说,我也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了,上学时读的书都是大家公认的一些名著,工作之后很少在读名著,读的书都是老师们谈论的一些书,读完都觉得颇有收获,希望“大'"家多推荐一些自己读过的好书
回复 geonet 2013-12-16 06:53
http://www.kuaipan.cn/file/id_183351793088987457.htm
回复 长江口口 2013-12-16 08:38
雷夫来你们学校啦?背景海报设计不错啊。
回复 心竹 2013-12-16 09:45
我们面临的来自教育局和教研室的行政干扰太大。
回复 chinasun 2013-12-17 12:22
长江口口: 雷夫来你们学校啦?背景海报设计不错啊。
没有,哈哈。只是为读书活动做得一个背景。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3-12-18 23:03
德勤兄敢于直抒胸臆,见解深刻,令小弟佩服!这本书我前几年也碰巧顺手翻看了一下,之前也看过李镇西等写过的关于雷夫来中国访问的日志。其实,雷夫本人在美国也是算是一个另类,非主流吧,美国虽然没有和中国的高考、中考一样的应试教育,但美国的测评制度可能也会影响基础教育课程的开设。雷夫的成名是很多年长期积淀的结果,并且热爱和坚守的时间很漫长,他是在美国文化环境中成名,大家可以想见,中美文化、体制、宽松环境等方面明显还是有差异的。有个疑问请教德勤兄:不知道美国有没有中国的通过考试或者其他手段对老师进行考评的制度,或者就末位淘汰制等等?雷夫的成功估计也应该建立在他执教班级学生成绩较好的基础上吧?另类的生存至少一个有个最基础的保障,而这个保障有的时候在中国真的保障更少。在中国哪个教师敢于和校长发出明确的不一样的声音,估计他在学校里都很难混下去,呵呵!
回复 天地四方 2013-12-22 10:56
“让我内心如褶皱被熨烫过一般的平坦、敞亮与舒服”,一看就是地理老师写得文章,非常精彩!
回复 chinasun 2013-12-22 21:54
庆龙梦幻之地: 德勤兄敢于直抒胸臆,见解深刻,令小弟佩服!这本书我前几年也碰巧顺手翻看了一下,之前也看过李镇西等写过的关于雷夫来中国访问的日志。其实,雷夫本人在美国也 ...
我只看到芬兰是不对教师进行考核的,他们高度地信任教师。如果从美国大学教育体制和传统来看,美国中学教师的课堂受到外来干涉的力量应该是比较小的——推测。
回复 庆龙梦幻之地 2013-12-24 22:59
chinasun: 我只看到芬兰是不对教师进行考核的,他们高度地信任教师。如果从美国大学教育体制和传统来看,美国中学教师的课堂受到外来干涉的力量应该是比较小的——推测。
我相信德勤兄的推测。中国教育的问题和症结,其实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可是谁敢说出来呢?课堂本来是教师自己的独立的工作领域,可是往往教师本人说了不算,还有比这更悲哀的吗?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 05:03 , Processed in 0.0823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